乐嗨好鲜连锁品牌 海鲜预制菜超市加盟-官网公司介绍:乐嗨好鲜供应链是一家海洋生鲜预制食菜社区连锁门店运营商,乐嗨好鲜是公司旗下以S2b2c+私域赋能式的海鲜预制菜的消费品品牌。
官方招商热线 4006-788-557
美国、日本、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及趋势简析
时间:2022-10-20 作者:乐嗨好鲜 浏览:
海外预制菜市场



预制菜由净菜发展而来。
 
净菜是指新鲜蔬菜原料经过分级、清洗、去皮、切分、消毒和包装等处理加工,达到直接烹食或生食的卫生要求。
 
20世纪60年代,净菜在美国实现商业化经营,通过供应餐饮行业,使餐厅、配餐公司等外食产业,降低人工费、水电费和垃圾处理费,减少厨房面积和设备采购。之后,部分净菜企业也面向家庭、个人零售,方便了居民日常烹饪。
 
80年代,净菜加工配送在日本、加拿大及部分欧洲国家也开始兴起。
 
1、美国预制菜行业发展历程
 
按照行业增长表现划分,美国预制菜行业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:
 
萌芽期(1940s—1950s):工业化程度提升和人口密度增加带来的餐饮业发展,以及速冻技术的提升,刺激速冻食品销量增长,行业销量复合增速达到了35%以上。
 
成长期(1950s—1970s):战后“婴儿潮一代”走向成年,带来大规模的餐饮增量需求,加之美式快餐巨头纷纷成立,倒逼食材标准化,为预制菜发展带来契机。期间,预制菜销量复合增速在10%以上。
 
成熟期(1970s—1990s):随着预制菜在餐饮行业、大众消费市场渗透率的提升,行业增速趋缓。预制菜整体销量复合增速稳定在1.5%左右
 
2、美国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

2020年美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54亿美元。
 

(2)日本
 
1、按照行业增长表现划分,日本预制菜行业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:
 
萌芽期(1950s—1970s):日本政府的大力扶持、物流冷链完善,以及现代商业的发展,刺激冷冻食品的需求猛增。期间,速冻食品年收入复合增速在45%以上。
 
成长期(1970s—1990s):日本经济的腾飞、女性外出工作比例的提高、食品工艺的进步加快了预制菜在BC双端的渗透,行业的复合增速达到9%以上


调整期(1990s—2010s):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,居民收入与消费受到影响,外出就餐减少。餐饮行业的不景气,导致速冻食品B端需求增长停滞。2000—2010 年,冷冻预制菜人均消费量由9.73千克下滑到9.23千克。
 

成熟期(2010s至今):人口老龄化严重,单身人口增加,导致家庭烹饪习惯改变,对降低食物烹饪难度的需求增加,预制菜的消费量恢复增长,2020 年人均消费预制菜11.04 千克。
 
2、日本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
 
2020年日本预制菜市场规模为238.5亿美元,行业渗透率60%以上。
 
市场份额前五的企业分别为日冷、丸羽、味之素、加卜吉和日本水产,其中日冷市场份额常年位列第一,市占率在 20%—24%的区间波动。
 
3、日本预制菜行业主要参与企业介绍
 

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状况

(一)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历史
 
90年代随着麦当劳、肯德基等快餐店进入,国内出现净菜配送加工厂。
 
2000年后深加工的半成品菜企业开始涌现,但由于条件不成熟,行业整体发展较为缓慢。直到2014 年,预制菜行业在B 端步入放量期。至 2020 年,C 端迎来消费加速期。
 
(二)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背景
 
(1)居民收入水平提高,为预制菜的消费奠定经济基础
 
2013—2019 年,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8311元增长至30733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.01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8年的 15780.76 元增长到2019年的 42359元,复合增长率为9.39%。

 
在收入水平上升的背景下,我国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整体呈上升趋势,饮食结构升级。
 
(2)现代社会生活形态变迁,便捷类食品需求上升
 
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职场客观上使得家务烹饪时间缩短。不需花费太多时间与精力的预制菜成为家庭烹饪的一大选择。
 
此外,快节奏的生活及工作压力,导致职场人员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三餐,对预制菜需求上升。2020年疫情的影响与宅家消费的催化,推动预制菜消费习惯普及。
 
(3)餐饮企业对第三方代工菜品需求增加
 
用预制菜取代在后厨进行食材加工和菜品烹制的传统出菜模式,优势主要体现在:
 
1、预制菜企业可提供多元化的产品选择,丰富菜品组合;
 
2、预制菜企业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可保证菜品口味稳定;
 
3、减少后厨所需人员,提高出菜速度。
 

以连锁餐饮为代表的餐饮企业开始逐步与预制菜企业达成合作,在降低成本的同时,避免了繁琐的食材处理过程,使餐厅集中资源和精力打造独家菜品,凸显餐厅特色。
 
(4)中国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
 
自2011年-2020年数据来看,预制菜相关企业注册量呈上升趋势。2015年首次突破4000家,2018年首次突破8000家,尤其在2020年,新注册1.25万家,同比增长9%。
 
我国预制菜行业正处于市场成长期。根据食品饮料创新营的采访与调研数据,当前国内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在2500—3000亿之间,销售渠道85%以上集中于B端,并在其中的渗透率达到8%左右。
 
伴随国内外卖市场的火热,冷链物流与连锁餐饮的发展,2025年预制菜B端采购规模有望达到6000亿元以上,整体市场规模合计过万亿。
 
2021——2025E预制菜收入规模CAGR或达25%—30%,市场前景广阔。
 
目前,预制菜的消费市场主要集中于一二线城市。其中,一线城市占比45%,二线城市占比20%,三线城市占比16%。
 
从预制菜行业区域分布来看,2021年华东地区市场占比最大为32%。其次是华南、华北、西南、华中地区,占比均达10%以上。


  来源:消费界&柠檬品牌社,转载已获得授权。